第15章
长安寒意更甚,朝堂之上,却骤然升温。
就在东宫被软禁的第三日,御史台忽然接到一封匿名文书。
内容并不长,却分外扎眼:
伏见近日江中丞奉旨查东宫,有违律制:未呈查目,越宫门而封宫案,且所获巫蛊证物,多为未知来历。
微臣曾为江氏书吏,目睹伪证藏置数日前之调度,有暗中筹备之嫌。
其人声称奉有高旨,然从未示印。
愿以死作证——此查,非圣断,而是人谋。
署名者仅留一名号:悔庐旧客。
这封信由御史台流转至廷尉,而后又意外落入中书台案前,被中书令读出,传抄四份,送交左右丞、九卿与丞相案上。
朝堂顿时风声鹤唳。
太子旧臣、现隐退家中的王太傅得信后,当即亲笔上疏:
伏闻东宫之事,起自妖;妖之始,不由圣裁,而由中丞,礼制已乱。
今所举‘邪物’皆出偏院,不入典册;证人不识来历,供词多反复。
臣不敢太子无过,但法当照律,非由私忿兴狱。
陛下圣明,不应纵一臣欺一储。
王太傅的奏本一出,朝中几位宿臣纷纷附议。
三日之内,共有八位三朝老臣联名,要求:
暂缓对东宫断案,先查江充所行。
汉武帝收到密折后,神情复杂。
他坐在御座上,左手握着那封悔庐旧客的供词,右手翻着王太傅等人的联名疏。
耳边又响起那句刺耳的话: